(通讯员 郭权 冯莉丝 摄影 杨嘉瑞)2024年11月15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欧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婧敬在bv伟德国际体育官方网站举办以“作为哲学的绘画,重新认识达·芬奇”为题的讲座。bv伟德国际体育官方网站、文学院多名师生参加讲座。
李婧敬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意大利思想家洛伦佐∙瓦拉的《论快乐》翻译及其伦理观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重点项目“《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意大利文版)”;曾获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部颁发的2018年度意大利国家翻译奖、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办颁发的2022年度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奖、天津外国语大学颁发的首届金隄翻译奖优秀奖等奖项。
讲座开始,李婧敬教授指出,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创作与研究中,“边界”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达·芬奇关于这一概念的思考始于其几何学推理,贯穿于他的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促使他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哲学理念和工作方法。
讲座中,李婧敬教授与师生深入探讨了达·芬奇与其他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不同之处,特别是他在轮廓线和透视法上的创新。达·芬奇绘画作品中物体的轮廓是逐渐过渡、彼此交融的状态,这恰恰也体现出了他独特的“边界观”。达·芬奇认为,人们用肉眼看到的世间万物本无明确轮廓。因此,为了体现绘画的真实感,作品中的事物也不应该有明确的轮廓线,即“边界”。
李婧敬教授随后从时间的维度剖析了达·芬奇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未完成性,她认为这可能与艺术家的个人哲学和对完美的追求密切相关。出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达·芬奇有许多受人委托创作的作品并没有完成,他曾说“自然界是无边无际的自然界,也是变化不休的,那么如果真实的事物原本就处在一个没有终点的变化当中,那么我的作品我的艺术如何去追随自然的脚步,如何去追随真实的脚步?”这种存在于他作品中的未完成性,可能出于他对于“边界”和完美概念的独到见解。
随后,李婧敬教授分析了达·芬奇对于绘画细节的关注。比如《天使报喜》人物眼神的交织与分离,《天使报喜》背景中花朵与小草顺着天鹅降落时产生的气流而摆动的灵动姿态等,都体现出他对于绘画细节的关注。在他的笔下,这些事物都显得更加真实灵动。
李婧敬教授进一步介绍了达·芬奇的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他在多个领域的涉猎,包括绘画、雕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以及这些如何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她特别强调了达·芬奇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试图通过艺术捕捉自然本质的努力。达·芬奇对完美的追求、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和思想,都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这也是他在当时难以被理解的原因之一。
思想碰撞
李婧敬以“边界”思想为引,通过分析达·芬奇的手稿、绘画作品,以及不同时代的人对达·芬奇的评价,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带领大家更加立体全面地认识达·芬奇,引发了师生们的深思于热烈讨论。
文学院谢朝教授表示,虽然作为艺术专业出身也比较了解达·芬奇了,但是听到讲座中从“边界”这个艺术和哲学的角度去分析达·芬奇,感到非常新颖。
文学院高迎进教授认为当人们去研究一位过去的历史人物时,能如此全面地去剖析他的作品、生平甚至性格和思想是非常可贵的。高迎进通过一系列例子,给大家介绍了达·芬奇对于透视法的运用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还提到“画家”和“艺术家”的区别。他认为达·芬奇很可贵的一点就是他超出了当时人们对于画家的定义,敢于追寻自己内心真正所追求的美。
文学院李军教授从维度为切入点进行探讨,他说从事艺术行业的人和其他领域的人看待达·芬奇的维度是不一样的,李婧敬教授分析达·芬奇的维度也很新奇。李军认为这种从和达·芬奇同时代的人物和同行的评价中得到的信息很有价值,能够体现出达·芬奇是一位超越那个时代的人物。
俄语系余翔老师表示他在研究俄罗斯文学和戏剧时,发现俄罗斯文化中有很多内容来自于对意大利文化养分的汲取。余翔就达·芬奇会写镜像字是有意为之还是天生的向李婧敬教授请教。
李婧敬教授回答道,有许多文学作品会把达·芬奇的镜像字描述为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类似于加密字的书写方式,其实并没有这么神秘,他写镜像字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一个左撇子,他的这个生理习惯也会影响他的书写方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性格,在他的手写稿里也能发现有许多的镜像字,但并不是通篇都是镜像字,他在书写时比较随性,不拘一格,他认为写这些手稿就是随性地给自己看的,而不是说要刻意写成一份教科书。
文学院张佩瑶博士问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甚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画家都是受赞助商委托而作画,但是达·芬奇却在创作过程中坚持自我,为自己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精神。我们知道他在前艺术体制时期是没有受到西方艺术体制教育规训的,但是他的思想和创作理念却远远超越了和他同时代甚至是几百年后的艺术家。张博士询问,达·芬奇的艺术追求是否可以与现代抽象艺术的创作理念相结合进行研究。
李婧敬回答道,从达·芬奇超越时代的特质来看,这两种创作理念确实可以相互融合研究。她认为达·芬奇的创作并非基于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更多依赖于对艺术的直觉。至于他为何能展现出这些独特的特质,李婧敬认为,这与他的成长背景密切相关。当别人嘲笑他缺乏文化时,达·芬奇曾说:“我不像你们那样以他人的话为导师,我以自然为师。”正是这种不受传统约束的成长环境,让他有机会自由探索自然和艺术。
意大利语系的石豆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艺术欣赏的问题:艺术作品常常受到多种不同的解读,而观赏艺术作品本身是一种非常私人的体验,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许多人并非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也缺乏深厚的艺术史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更合格的观赏者?
李婧敬回答道,艺术作品的解读与文学作品的解读有许多相似之处。观者对作品的解读很可能是一种误解,但误解本身并不是坏事。正是这种误解,让观者与作者之间产生了“对话”,使得作品成为一种开放性的作品。这些“对话”让作品在不同时代都能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获得新的生命。正是误读,让我们越来越接近事物的真相。因此,我们不必害怕对艺术作品的误读。
意大利语系的冯莉丝老师提出了关于达·芬奇文学素养的问题,引用了他的话:“可朽之美终将逝去,艺术之美却能长存”,询问李婧敬教授对达·芬奇的文学素养、美感以及文学成就的看法。
李婧敬回答道,对于达·芬奇来说,诗与画或许只是不同的手段,用来表达内心中没有办法用理性的语言去呈现的内容,这是一种突然而来的灵感和情感的迸发。从语法上来分析,达·芬奇的语言其实是错漏百出,有很多文段其实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但是却又极其灵动,非常具有表现力,这正是达·芬奇语言的魅力,不在于规则性,而在于好看,在于能够打动人。他在一种不规范的语言表达的情况下,却能捕捉到人们心中最微妙的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正如同他的画作一样。
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与会师生对达·芬奇艺术创作的理解,也促使大家从跨学科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位文艺复兴巨匠的思想与创新精神。李婧敬教授通过对达·芬奇艺术与哲学思想的深刻剖析,展现了其作品中蕴含的深邃哲理和对自然界的独特洞察力。此次不仅丰富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也为艺术与哲学的跨界对话提供了宝贵的思考空间。